破解执行难堪称实现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今年4月,浙江绍兴嵊州深入实施“权益兑现工程”,进一步健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,由嵊州市委书记担任组长,通过市、镇、村三级层层发动、相关部门协同联动、干部群众广泛参与,推动执行案件落地解决。截至8月底,当地2584件执行案件破难执结,到位金额3.36亿元,执行完毕率、执行到位率分别较去年同比上升12.22%、17.78%。
楼某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。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楼某拒绝履行还款义务,法院最终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。然而拘留一天后,楼某一改先前态度,主动提出由家人帮忙筹款先行履行1.5万元,剩余欠款以每月3000元的方式分期偿还。这得益于在嵊州市拘留所“诚成”矛盾化解工作室内,“执行干警+拘所民警”与被司法拘留人员进行的谈话和心理疏导。自该工作室设立以来,已对71名被执行人开展诚信感化,促使22件案件成功达成和解或执行完毕,到位金额83.23万元。法警协作,庭所联动。在系统梳理部门间多跨协同机制存在的难点堵点基础上,当地加快推进法院与公安、税务、社会保障等部门间的“一件事”线上办理全覆盖,在房屋居住情况、车辆使用情况等信息反馈上提供更强大的支持,进一步织密协助执行“大网格”。一场意外车祸导致王阿姨一级伤残,除保险公司赔付部分外,被执行人小竺通过车辆拍卖等方式勉强赔偿了2万余元,但后来再也没发现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。该案以联办单形式发送给嵊州市金庭镇。一边是急迫希望拿到赔偿款的申请执行人,一边是年仅30岁收入一般的被执行人,金庭镇政法委员虞潇方凭借自身多年来的工作优势,向执行干警提出让双方在执行中再次调解的方案。在乡镇干部的柔性化解下,申请执行人同意适当减少款项,小竺和其父亲也表态将筹措资金、如约还款。一个月后,案件顺利执行完毕。执行大家抓,不分你我他。在法院传统执行模式基础上,乡镇街道协同助力,形成有益互补,无论是“终本出清”案件,还是执行中的“钉子案”“骨头案”,均各尽其能、各尽其才。王建新是土生土长的嵊州黄泽人,2018年从金庭镇司法所退休,善于群众工作、为人热心朴实,乡亲们都称其为“老王”。今年5月,老王以金庭镇社会治理中心专职调解员身份派驻至黄泽法庭,同时主动当起“执行民情观察员”。在一起抚养费纠纷中,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归母亲所有,父亲小杨每月需支付1500元抚养费至孩子年满18周岁。但离婚后,小杨却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。“离婚前孩子一直由小杨父母带大,祖孙关系十分亲近。”王建新熟悉被执行人的家庭情况,在其协助劝解下,小杨父母代为履行抚养费6000元,并主动劝说小杨履行后续的抚养费。据了解,“执行民情观察员”最大特点是了解民情民意。嵊州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、执行局局长过岸冰说,随着“一村一观察员”制度的推行,274位最熟悉群众情况的村社干部积极助力执行,实现了嵊州市域范围内基层力量的广泛凝聚,让民众感受到司法公正。
还没有人评论